
当你在便利店随手拿起一瓶2元的农夫山泉时,可能不会想到,同样的水源经过"冰"的魔法,竟能身价暴涨十倍——2kg袋装食用冰,售价22.8元!
这波操作瞬间引发热议:"这卖的是冰块还是黄金?"但深挖背后,农夫山泉的冰块生意远比表面更有门道。
农夫山泉的冰块生意
从冰杯到冰块,再次展现了农夫山泉敏锐的“嗅觉”。
去年,农夫山泉的冰杯产品登陆各大便利店渠道,160g的售价达到了3元/杯;今年,农夫山泉的袋装冰块进入山姆渠道,2kg的售价为22.8元/袋。
比起常规2元/500ml的包装饮用水,冰块生意可好赚太多了,更何况近两年包装饮用水市场早已红海一片,农夫山泉绿瓶纯净水的零售价已经降到了不足1元/瓶。
所以,农夫山泉准备在冰块生意上进一步加大投入。
根据建德市人民政府官网披露的拟审批公示,农夫山泉(建德)新安江饮品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食用冰项目受理公示,农夫山泉拟投资2842万元扩建杭州建德新安江年产7000吨食用冰项目基地,用地1000平方米主要从事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,施工工期6个月。
根据该公示,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、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,以及对冷饮品质和口感的追求。食用冰作为一种健康、便捷的冷饮原料,在各类饮料、刨冰、海鲜甚至火锅等餐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,从而推动了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。因此,农夫山泉(建德)新安江饮品有限公司拟在新安江街道朱家埠厂区范围内,利用现有闲置生产车间,新增扩建制冰生产线,形成年产7000吨食用冰的生产能力。
如果按照农夫山泉为山姆渠道提供的冰块规格计,将为农夫山泉新增350万袋冰块产品,如果按照其冰杯的规格计,则新增4375万杯。结合食用冰超60%的毛利率,通过产品组合,该笔投入每年或将为农夫山泉带来近亿元的收入。
不过,对于年入超400亿的农夫山泉,显然“看不上”这点收入。
“醉翁之意不在酒。”冰块生意对农夫山泉其他饮料产品终端动销的提升能力显而易见,这或许才是农夫山泉加大投入的关键。
贵在何处?
很多人会有的疑问是:农夫山泉的冰块为何这么贵?
对此,行内专业人士介绍了制冰的主要成本,冰块一般是由大型的制冰生产线来生产的,只要机器一开,就会产生水电损耗、人力、房租和设备损耗。其中,1吨冰,一般需要略大于1吨的水来制作,同时还需要耗电80~100度。
冰块生产完成后,还要再加上包装材料成本,材料费也是制冰成本中的很大的一项,包括杯子、封膜和外箱。袋装冰,相比冰杯而言,在材料费上要略低一点。
剩下来的成本就是渠道和运输费用。一般制冰厂的辐射范围都在几百公里之内,距离越近,装载率越高,单位成本就会越低。
有的制冰厂,运输距离太远,可能就会在中间建一个冷冻库作为中转站,它的运输成本就会升高。
而一个摆在货架上的冰块或冰杯,成本则需要再叠加上制冰厂利润,销售端的人力、房租、利润与损耗成本。
这是普通冰块或冰杯的成本构成,农夫山泉的22.8元冰块还有着不太一样的成本账。
据农夫山泉此前的官方回复,在山姆渠道特供的这款冰块,使用的是杭州千岛湖深层水,并采取了24~32小时超低速缓冻技术工艺。
对此,农夫山泉冰块的贵,一方面来自材料、机器和工艺的升级。它的制冰,在材料上使用了质量更好的水源,再在机器上经过更多轮的净化,保证水的纯净;机器则使用了级别更高、性能更好的制冰设备;所使用的缓冻工艺会产生更大的耗电量,这种制冰技术制一次冰的时间也更长,意味着产能更低。
农夫山泉所宣传的水源与技术,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品质感的印象,但来自山姆的背书也不可忽视。山姆作为高端会员制超市,通过会员门槛(年费260元)自然筛选出了对价格不太敏感的高消费客群,比起使用功能,他们更在意高品质与好体验,这份对会员身份的认同,也让他们更愿意为溢价买单。
在中产群体眼中,山姆所售出的这款冰块已经从基础商品,转化为了体验型的消费品。一位购买了农夫山泉冰块的山姆忠实用户这样总结:既简单、易取,告别了制冰机的麻烦,又具备高颜值和品质感。
各大品牌加码入局
冰块是最近两年冰品市场中,杀出的一匹黑马。
冰杯概念源于日本和韩国,在日韩,冰杯文化盛行。根据前瞻研究院发布的数据,日本一年冰杯的销量就高达25.7亿杯,比瓶装水卖得都好。
自冰杯概念引入国内,便迅速掀起消费热潮。《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》显示,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%,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,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。
同时,根据奥纬咨询数据显示,未来三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增速预计将达到39%。预计到2026年,冰品冰饮即时零售销售规模将实现超过四倍增长,有望突破630亿元。
这股冰杯热潮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?
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,冰杯既能消暑解渴,又能提升生活品质感。据综上所述,此次农夫山泉推出的食用冰,采用“千岛湖天然水源”、“超低速缓冻工艺”,虽然价格不低,但是解决了自制冰融化快、有杂质等痛点。
与此同时,社交媒体的DIY热潮功不可没,小红书上冰杯相关笔记超10万篇,年轻人热衷分享的“冰杯+酒水饮料”构建起一种新的夏季饮用生态。
面对火热的市场,品牌们纷纷加码。
农夫山泉除了上线袋装冰,还在部分零售渠道推出冰杯搭售形式:购买一瓶NFC果汁或水溶C系列,加1元就可获一个冰杯。伊利、蒙牛也先后发布了食用冰产品。
此外,茶饮和零售连锁品牌也在加码冰杯市场,今年,蜜雪冰城1元冰杯持续售卖,古茗等也纷纷上线1元冰杯;盒马、罗森等也均上架自营冰块产品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少品牌创新冰杯产品,提升产品竞争力。比如盒马推出了咖啡冰杯、柠檬茶味冰杯、乳酸菌冰杯等。
盒马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,今年6月以来,冰杯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0%,其中,咖啡冰杯的增幅比去年同期高达60%。
写在最后:
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,企业正在重新定义产品价值——不仅是功能满足,更是生活方式提案。
当"仪式感"成为新的消费货币,这场关于"是否值得为精致买单"的讨论,或许正是观察新消费趋势的最佳样本。
(责任编辑:zx0600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