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讯丨要让年轻人了解日本战争所为——走访日本“满蒙开拓”和平纪念馆
2025-09-18 HaiPress
新华社日本长野9月18日电 通讯|要让年轻人了解日本战争所为——走访日本“满蒙开拓”和平纪念馆
新华社记者陈泽安 李光正
“我们要让年轻人了解日本过去到底做过什么,要认真反思犯下那样的错误的根源。”在位于日本长野县阿智村的“满蒙开拓”和平纪念馆内,馆长寺泽秀文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道。
纪念馆由日本民间团体建设运营。设立该馆旨在忠实地传递史实,让日本下一代更好地了解战争历史与和平意义。
1931年9月18日,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。1936年,日本军国主义制定了所谓的“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”,组织“开拓团”对中国东北发动经济侵略。
为欺骗日本农民响应移民号召,日本军国主义在日本国内发动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攻势。“当时官方宣称,去‘满洲’就能分到20町步(近20公顷)的农地,所以穷困潦倒的父亲就报名了。”寺泽回忆说,父亲此后便离开贫穷的农村,前往中国东北,梦想在那里过上富裕的生活。
据介绍,“开拓团”成员主要来自两类人,一种是全家移居的“开拓者”,占比约70%;另一类是把十几岁的少年单独组织起来的团体,占比约30%。寺泽秀文说,这些人原以为到了中国后要砍树开荒、开辟新田等,但实际上发现,那里大多数房屋和田地都已被强行占领,当地的中国居民也已被驱逐。
随着战事趋紧,“开拓团”中的青壮男性不断被抽调参军。1945年8月,日本关东军眼见败局已定,更是选择隐瞒消息秘密撤退,将“开拓团”仅剩的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抛弃在前线。“开拓团”成员在惊慌失措中四处逃窜,一些人选择了自杀。还有不少孩子被留在中国,成为在华遗孤,被善良的中国人抚养长大。
“对中国人来说,那些日本孩子在某种意义上是敌国的后代。但是因为中国人的抚养,许多遗留孤儿的生命得到了挽救。”寺泽说,“对此,我真心感谢中国人民。应该让更多日本人了解这一事实。”
“日本军国主义所谓的移住计划本质上是侵略。”寺泽说,战争结束至今已经80年,但很多日本人、特别是战后出生的人,都还不知道这段历史。
“父亲的亲身经历让我了解到这段历史。我觉得必须将它保留下来。”寺泽认为,“为了避免重蹈覆辙,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犯下那样的错误的根源,并从中吸取教训,尤其是要让年轻人了解日本过去在亚洲到底做过什么。只有先充分了解这些历史,日本才可能更好地面对其他国家。”
寺泽秀文介绍说,参观纪念馆的人群年龄层分布很广,从小学生到老年人都有。如今,年轻人也逐渐多了起来。
“有人说,给孩子讲这么复杂的历史,他们听不懂。”寺泽秀文说,“但我不这么认为。我觉得成年人应该尽量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,把这段历史告诉他们,这非常重要。”
采访结束时,寺泽秀文向记者展示了纪念馆参观者写下的观后感。“我以前虽然知道爆发了战争,但像这样悲惨的事情却完全不了解。我会把这段历史铭记在心。”一名来自长野县大鹿村的13岁男孩写道。一名来自东京的参观者写道: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战争绝对不可以!”
(责编:艾雯、贾文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