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费通胀潮起:当经济周期成为寒门学子的“隐形账单” 教育公平面临挑战
2025-07-08 IDOPRESS
学费通胀潮起:当经济周期成为寒门学子的“隐形账单” 教育公平面临挑战!2025年秋季学期前夕,全国高校学费普遍上涨,引发广泛关注。无论是公办“双一流”名校还是民办高校,从普通专业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,学费涨幅在500元至20000元/年不等,部分热门专业甚至突破了万元门槛。这场涨价潮背后,既有高校运营成本的压力,也有教育公平与社会阶层流动的深层矛盾。
公办高校方面,华东理工大学将部分理工科专业学费从5000元/年上调至7700元/年,涨幅达54%,文科专业也上涨30%。云南师范大学对哲学、教育学等文科专业每学年上涨500-800元,理工类专业涨幅为11.1%-23.5%。这些调整通常以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资源配置为由,但一些家长质疑,在财政拨款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,学费却成为主要补充渠道。
民办高校的学费上涨更为激进。南京传媒学院艺术类专业学费从2.14万/年飙升至3.5万/年,涨幅达63.5%;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本科艺术类专业学费上涨8000元/年,专科艺术类专业涨幅6800元/年。宁波东方理工大学(民办本科)学费高达9.6万元/年,四年本科学费接近40万元,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十年的收入总和。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